中能动力官方网站

客服电话:4006-134-968

Industry information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双碳”这一年

2025-01-16 10 收藏 返回列表

从中央到地方,从宏观到微观,向“绿”而行

以过往,为序章。刚刚结束的2024年是“双碳”目标提出的第四个年头,在这一年,推进“双碳”工作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双碳”政策体系持续完善,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演进,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20250116/d34afeba0957ef7b461639f7a7d7d000.png

——2024这一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蹄疾步稳、紧锣密鼓加快推进“双碳”工作。

3月,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健全碳市场交易制度、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制度,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7月,《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印发,充分发挥计量、标准作用,有效支撑我国碳排放双控和碳定价政策体系建设。8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印发,提出“到2035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进入绿色低碳轨道,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紧接着,《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发布,旨在构建系统完备的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保障。10月,《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印发,着力破解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面临的短板制约,提升各层级、各领域、各行业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水平。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建立一批零碳园区,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的第二天,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全面系统部署了2025年经济工作的十项重点领域,其中第九项明确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做好节能降碳工作,加快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深入推进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建设,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仔细梳理发现,每一场重要会议、每一份重磅文件的背后都是实实在在的真招、实招。从宏观的“双碳”战略规划,到微观的碳排放统计体系都作了周密部署。

——2024这一年,“全国两会”前夕,我们正式开启了“双碳”重磅选题的采访报道,专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负责人和高端智库、院校的专家学者,以及两会代表委员,从多维度解读了中国开启“双碳”征程的应有之意。

20250116/732d4b2bc237e568a2a4e57a4b2d1093.jpg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文华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大力推动节能降耗和能源结构调整,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双碳”工作取得良好开局,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中国“言必行、行必果”的大国担当。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环资委委员,中科院战略咨询院原副院长王毅,从国际视角阐述了中国推动“双碳”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核心路径。他认为,推动“双碳”目标的落实,需要协同推进和系统转型。转型过程当中需要更多的商业模式、更好的技术支持和创新、更好的资金配置,以及更好的韧性制度和管理措施。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吕文斌表示,在“双碳”目标提出后,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更加迫切。对我国而言,要处理好当前和长远、规划和推进的关系,必须树立底线思维、坚持先立后破,为中国式现代化夯实能源保障。
国家节能中心副主任康艳兵提出,要加强双碳战略引领、推动能源转型革命,加快培育发展绿色低碳新质生产力。新形势下的中国企业要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才能抓住新形势下的新机遇。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杨雷表示,合理高效使用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基本前提,科学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内在要求。
代表委员们也在受访中积极传递“双碳”声音,为实现“双碳”目标建言献策。烟台市长郑德雁提出要加快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湖州市长洪湖鹏表示要做好“两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新疆克拉玛依市委书记石岗就如何推动传统油气产业升级提出建议,他强调要以发展“含绿量”提升增长“含金量”;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提出应充分发挥核电在减碳降碳中的重要作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则表示应加快完善我国绿色电力交易机制,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认为,要积极夯实碳市场基础,推动汽车产业实现“双碳”目标……

20250116/49449c566d56c39fb86ae84b06c61d1a.jpg

——2024这一年,从太湖南岸到天山脚下,从内蒙古高原到南粤大地,从戈壁滩上的光伏电站到沙漠中的光伏基地,从零碳园区到氢能港……我们的“碳寻”足迹横跨祖国东西南北、遍布全产业链。

我们在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中以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自然禀赋等原则,选择了相关城市进行了实地采访。浙江湖州市率先开展了系统性、协同性的工业碳效改革探索,以期为全省乃至全国工业碳效改革立标打样,“点绿成金”的新奇迹正在上演;新疆克拉玛依市全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和产业体系,从“一油独大”到“一主多元”,正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道路上“向新而行”“向绿而行”;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从“羊煤土气”到“风光无限”,这座资源型城市正迎来新能源企业千帆竞发、积极布局的高速发展期,成为了绿色低碳发展的典范;广东广州市成功探索出“碳账户+碳信用+碳融资”三联动支持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模式,努力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力、引领力、聚合力,推动双向赋能的强粘合产业链“绿色生态圈”建设,积极打造零碳场景,探索一套符合广州发展实际的零碳项目创建模式……

——2024这一年,绿色低碳企业拔节生长、向“新”而生。绿色低碳也是新质生产力,企业通过采用环保技术和技改,提升产品绿色低碳的同时培育发展了新质生产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企业的实践中得以印证和“具象化”。新疆敦华绿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的企业,从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到全碳埋存零排放,完成低碳闭环循环经济建设;内蒙古圣圆能源集团新能源公司推动绿电就地消纳与绿色减排双重目标;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的岭南V谷·IMC产业基地是代表零碳创新的产业园区,可为入园企业打造全生命周期碳资产评价……

——2024这一年,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在全社会持续蔚然成风。全国生态日、全国节能宣传周等一系列生态文明、绿色低碳的主题活动走进大众的视野,“双碳”目标被越来越多的大众所熟知,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在全社会形成良好风尚。购买绿色产品、参与节能减排活动、减少碳足迹等绿色生活方式已成为大众主流……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0250116/b0077fef8ce39e183cf38de9f018453c.jpg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 0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