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能动力官方网站

客服电话:4006-134-968

Industry information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重磅!为何各大资本纷纷布局生物质气化?

2025-04-06 16 收藏 返回列表

20250407/0b01365b0c277b1f0078fcec6bd47031.png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潮中,生物质气化技术日益成为资本角逐的热点。从国有企业到民营企业,从传统能源巨头到新兴科技公司,中国生物质气化市场的热度持续上升。这一现象背后,是多种战略机遇的交织与资本对长远价值的敏锐洞察。

一、政策引导:国家战略带来的明确红利

中国提出的“双碳”目标,为生物质气化产业指明了方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生物质能产业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并配套一系列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例如,海口高新区为生物降解材料产业提供最高5000万元的专项奖励,推动产业链技术创新和产能扩张。同时,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显示,生物质气化项目产生的CCER交易均价达65元/吨,使得中型项目年均碳汇收益超过2000万元,进一步激发了资本的投入热情。

政策的长期稳定性,使得生物质气化成为能源转型中的“避风港”。

二、技术革新:从实验室研究到规模化应用的飞跃

过去十年,中国在生物质气化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的循环流化床气化技术,使燃气焦油含量降至工业化标准以下;浙江大学的等离子辅助气化装置,能量转化效率提升40%,达到82%。这些技术进步显著降低了成本,如山东菏泽某分布式气化站的投资回报周期缩短至4.8年,内部收益率达18.7%,吸引了众多投资机构关注。

在企业层面,凯赛生物投资25万吨生物质气化制绿色甲醇项目,计划2025年投产,预计年产值超10亿元。技术的成熟与商业化推广,促使资本从观望转向大规模投资。

三、市场刚需:绿色能源与循环经济的双重需求

生物质气化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在能源领域,吉林松原的玉米芯气化项目年产2.4亿立方米车用燃气,替代大量天然气进口;在化工领域,生物质气化制绿色甲醇成为航运业脱碳的关键途径。此外,农村能源转型需求迫切,如江苏盐城的中广核秸秆气化项目,为乡镇提供清洁能源,并创造显著经济效益。

四、产业链协同:从单一技术到产业生态的整合

资本布局逐渐从单一技术向全产业链拓展。例如,龙源电力成立新能源公司,实现多能互补的能源服务生态;凯赛生物跨界成立复合材料公司,实现产业链垂直整合。

这种整合模式降低了市场风险,通过协同效应提升盈利能力。生物质气化与绿氢耦合制甲醇的技术路线,成为资本追逐的高附加值领域。

五、国际角逐:争夺全球绿色能源话语权

中国生物质气化技术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科莱恩的MegaMax催化剂应用于国内首个商业化生物质制甲醇项目,有望成为国际标准。中国企业凭借在煤气化领域的技术积累和设备制造能力,为生物质气化的全球化推广奠定基础。据高盛预测,全球生物质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中国企业有望在国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资本对生物质气化的热衷,实质上是抢占未来能源体系重构的先机。政策红利、技术突破、市场需求、产业链价值重塑,这四重因素构成了资本布局的核心逻辑。在绿色革命的大潮中,掌握生物质资源转化能力的企业,将掌握未来能源版图的钥匙。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0250407/067686ed344272b9afeb42a170ab3ced.png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 0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