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能动力官方网站

客服电话:4006-134-968

Industry information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2025两会闭幕 | 委员代表“绿色提案” 亮点全解读

2025-03-13 15 收藏 返回列表

3月11日,北京见证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圆满落幕。

在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绿色”一词脱颖而出,成为核心词汇,累计提及16次。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们来自纺织、新能源、机电、建筑等多元领域,他们携带着一系列创新且务实的“绿色提案”齐聚一堂。

深入剖析这些提案,不难发现,代表委员们立足各自行业绿色发展的前沿,提出了涵盖“绿色产品”、“绿色认证”、“绿色补贴”、“新能源”以及“绿色转型”等在内的丰富内容。他们从技术创新、政策扶持到市场推广等多个维度,为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献计献策,共同助力绿色发展的新征程。



01
纺织行业
Textile industry

20250313/40633dc5ef49f9f17616bf3952ae7464.png

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缪汉根

——让绿色消费成为新时尚。

今年的两会建议聚焦于绿色低碳产业的蓬勃发展,倡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并青睐绿色低碳产品,携手培育繁荣的绿色消费市场,旨在将绿色消费打造成为引领时代的新潮流、新时尚。


20250313/a891d542c2bd03e780748880fc1a3d15.png

万事利集团董事长 屠红燕

——推动纺织行业绿色智能化转型。

进一步下放创新平台运营主导权,赋予行业龙头企业、链主企业更多话语权,充分发挥其在技术研发引领、行业标准制定、市场推广拓展等方面的核心作用,推动产业链整体升级。

大力推广无水印染设备,探索实施补贴政策,有效降低企业绿色数字化转型门槛,助力企业实现环保升级和经济效益双赢。

强化绿色消费激励机制,推动低碳丝绸纺织印染产品快速普及,打造一站式绿色消费平台,引领绿色消费新风尚。

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全力支持丝绸纺织行业建设无水印染“未来工厂”,引领行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打造未来制造业新标杆。


20250313/693e40e04b192a9db12a6111b80c5a41.png

内蒙古鄂尔多斯控股集团总裁 王臻

——对绿色和科技赋能之下的优质原料进行补贴。

为激发消费活力,建议实施消费补贴政策,并进一步将补贴范围拓展至优质纺织原料领域,重点扶持绿色环保和科技含量高的优质原料。此举不仅有助于提升农牧民收入水平,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动共同富裕进程,更能有效促进纺织原料供给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313/f2fc6c123ff72dc1df769e46659a8728.png

新乡化纤董事长 邵长金

——加大对纺织行业绿色低碳等方面关键技术的政策支持。

传统产业实现结构优化和层次升级,新旧动能转换是必由之路。然而,当前这一过程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为此,亟需强化政策支持,聚焦纺织行业重点基础材料,以及绿色低碳、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领域。同时,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打造全产业链协同转型机制,推动纺织产业实现“链式”跃迁,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02
新能源行业
New energy industry

20250313/4bffc5bd8af5917a4558e1ea146b2341.png

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 李书福

——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推动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打造绿色低碳产业体系,需着力培育绿色低碳企业,提升产业发展的绿色内涵。建议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巩固“新三样”产业优势,鼓励更多企业拓展绿色产业链,引领制造业全面绿色转型。同时,引导企业建立严格的环保材料筛选标准和供应商评估体系,积极开发并利用多种清洁能源,构建多元化、务实高效的新能源生态系统,助力产业可持续发展。

20250313/2301a89cb7722d4ad91bbbaa87cb7341.png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曹仁贤

——与周边国家构建碳市场跨地区链接推进碳市场国际化。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支持我国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的实现,提升我国碳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并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曹仁贤提出了以下三项战略建议:

首先,推动多层次碳市场区域合作,实现与周边国家碳市场的跨地区链接。具体而言,可将我国先进的低碳技术和成熟的碳减排解决方案输出至其他国家的减排项目,助力当地企业提升能效、减少碳排放。

其次,与周边国家共同建立碳交易市场合作与交流机制,加强区域碳市场能力建设。例如,共同打造区域碳市场合作平台,涵盖政策对话、经验交流、减排方法学研发等功能,为区域碳市场的繁荣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撑。

最后,依托《巴黎协定》第6.2条和第6.4条,加快推进碳市场国际化进程。具体措施包括:基于《巴黎协定》第6.4条国际碳市场机制,深化我国自愿减排机制与全球市场的融合与接轨,积极参与国际碳信用开发与交易,提升国内碳信用产品在国际市场的认可度和竞争力。

20250313/43fee8e29f290977cedbad8945b0795f.png

江苏昆仑互联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怀平

——构建新型工业能源体系,为全球低碳转型提供“中国方案”。

为应对低碳转型挑战,钢铁行业亟待从传统的单一能耗管理转向全面的系统性能源重构。在这一过程中,新型储能技术的调节能力将成为突破瓶颈的关键因素。钢铁行业应与新型储能领域深度合作,共同打造以绿色电力为核心、多种储能方式为支撑的现代化工业能源体系,为全球制造业的低碳转型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250313/e97bc08cf8eb82ca756d423a4c9b05a5.png

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冯兴亚

——支持广州加快建设绿色商品全球定价中心;加大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推广力度。

广州凭借广州期货交易所的坚实基础,已初步展现出建设绿色商品全球定价中心的潜力。然而,当前仍面临绿色商品期货品种相对匮乏、各主管部门信息联动不足等挑战。为此,建议加快绿色商品在广期所的上市进程,并推动各主管部门实现更紧密的信息共享与协同。

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不仅契合双碳战略目标,更是有效破解补电难题的创新路径。然而,换电建设成本居高不下、规划布局整体滞后、电池标准缺乏统一等问题亟待解决。为此,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统筹规划与布局,并逐步统一换电标准,多管齐下,全力推动换电模式的广泛应用与普及。


20250313/b0c4f05b28ee03f2a937b1359f9e6735.png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王政涛

——出台全国性“绿色低碳”政策,充分体现绿电价值。

王政涛针对绿色电力市场建设,提出了以下三项关键建议:

首先,推动新能源全面融入电力市场,有效扩大绿色电力资源的供给规模。

其次,制定并实施全国性的“绿色低碳”政策,确保绿色电力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和认可。

最后,构建完善的绿色电力消费核算体系,进一步提升绿色电力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和影响力。


20250313/d0a2866b3d1cd95268ce3299098c9534.png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 刘汉元

——支持“新三样”产业链出海,推动全球能源体系转型升级。

强烈建议增强政策扶持力度,全力推动“新三样”全产业链走向国际市场。通过积极投资海外新能源基础设施、构建高效的跨境服务平台、攻克关键技术壁垒,致力于将中国标准与技术打造成为国际市场上的主导力量。

可再生能源正迅速由补充能源跃升为主力能源。展望未来20年,可再生能源预计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源泉,同时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20250313/8d7f7c64e181ebe87dfb335f57e50226.png

隆基绿能董事长 钟宝申

——加快绿氢绿醇推广应用。

为引领绿色能源发展,建议国家大力推动风、光、氢、醇一体化的大型绿色能源基地及示范项目建设,打造一批全球领先的氢冶金、绿醇燃料、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绿氢应用示范项目,以促进行业技术革新和成本优化。同时,应进一步完善绿氢绿色认证、碳减排、碳交易等体系,加快绿氢碳资产管理平台的应用与推广。


03
机电行业
Mechanical & electrical industry

20250313/2ad0afedb01abd8accdddd842ee895cf.png

全国政协常委、正泰集团董事长 南存辉

——绿色低碳转型等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南存辉精心准备了十余份提案,内容广泛涉及新质生产力提升、光伏新能源发展、绿色证书交易以及企业全球化战略等核心议题。他指出:“过去一年里,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重构进程显著加快,新业态层出不穷,内外部环境经历了深刻变革。在这一背景下,绿色低碳转型、新质生产力培育、科技创新驱动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已然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这也是我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重点关注和探讨的核心话题。”

20250313/72293a2f0df31fe2d9c9ede5ff06a3e8.png

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 胡成中

——推动低压电器产业绿色转型。

一、建立绿色认证体系,引导产业升级

提议建立完善的绿色电气产品认证标志及等级制度,激励低压电器企业积极申请绿色认证,借助市场机制有效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绿色转型。

二、制定专项扶持政策,助力绿色创新

建议出台专项补贴政策,重点支持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设备升级、工艺创新以及绿色智能制造等领域,为绿色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三、实施差异化优惠政策,强化绿色导向

推行差异化的税费减免和绿色信贷政策,同时在政府投资或国有企业主导的项目招标中,显著加大对绿色产品的支持力度,营造有利于绿色发展的市场环境。



04
建筑行业
Architecture industry

20250313/b5606490c34c710bd3f98eb670947213.png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韩永刚

——加快推动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

一、深化绿色建筑业产业链协同发展

着力深化绿色建筑业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强化产业链各环节的有机衔接与高效配合,共同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二、优化绿色建材供应商认证与名录建设

持续优化绿色建材供应商认证体系,构建全国性的绿色建材供应商名录,为建筑业企业提供权威、可靠的绿色产品采购指南,助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

三、加大绿色建筑产业财税金融扶持力度

进一步加大绿色建筑产业的财税金融扶持力度,制定针对性的优惠政策,确保绿色建筑相关企业在贷款、融资等方面获得实质性优惠。

四、破解绿色建筑企业融资难题

针对符合条件的绿色建筑相关企业,在贷款、融资等方面提供有力优惠支持,有效破解企业在发展绿色建筑过程中面临的融资难题,降低融资成本,助力企业绿色升级。


20250313/31087a164abf31a0ce15852378bdb94f.png

中国工程院院士 彭寿 

——完善碳管理体系,推动建材等产业绿色转型。

一、碳管理体系完善与产业转型加速

致力于完善碳管理体系,推动基础产业加速向低碳方向转型,为绿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重点行业碳排放双控实施

在水泥等重点行业实施严格的碳排放双控措施,确保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得到有效控制,引领行业低碳发展。

三、构建低碳发展模式

构建以政策引导为基础、市场主导为驱动的低碳发展模式,形成政府与企业协同推进的良性机制。

四、基础产业碳足迹管理体系建立

建立全面的基础产业碳足迹管理体系,实现碳排放的精准监测和有效管理。

五、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因子数据库构建

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因子数据库,为产品碳足迹评估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持。

六、支持优势产品“走出去”

依托完善的碳管理和碳足迹体系,支持优势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提升绿色竞争力。



05
养殖行业
Breeding industry

20250313/ae025cb807c38d766bb83d073fb4dc2b.png

牧原集团董事长 秦英林

——绿色低碳赋能生猪养殖产业成为现代产业。

一、坚定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坚定不移地贯彻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将环保融入生猪养殖的每一个环节,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科学种猪育种体系

建立科学的种猪育种体系,通过遗传改良和精准选育,提升种猪品质,为产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三、持续推行营养平衡与节粮增效

持续推行营养平衡策略,优化饲料配方,实现节粮增效,降低养殖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强化低碳减排实践

强化低碳减排实践,采用环保养殖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助力全球气候治理。

五、创新驱动行业与时俱进

以创新为驱动,不断引入新技术、新理念,推动生猪养殖行业与时俱进,实现现代化转型。


06
小结
Summary

“绿色提案”引领行业变革,彰显中国绿色发展担当

各行业代表的“绿色提案”不仅意义深远,更为行业发展注入了绿色低碳的新思路,有力推动了我国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的稳健前行,同时彰显了中国在全球绿色发展中的积极担当和引领作用。

周汉民常委建言献策,助力绿色经济纵深发展

全国政协常委、原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也从「构建全国统一的碳足迹体系」和「企业碳数据合规跨境」等多个维度出发,为我国绿色经济的纵深发展提出了富有洞见的建议,进一步丰富了绿色发展的实践路径。

20250313/9b48c60ae087e4d486bc72b408d5e1f3.png

全国政协常委、原上海市政协副主席 周汉民

——应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的碳足迹体系。

应对欧盟碳关税,我国需加快构建统一碳足迹体系

面对欧盟即将实施的碳关税,作为其重要贸易伙伴,我国应迅速行动,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的碳足迹体系。以全球市场份额已达60%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例,建议建立该行业碳足迹数据库,详细记录从原材料开发与供应、锂电池制造、汽车制造到消费者使用等全流程的碳排放数据,为绿色贸易提供有力支撑。

周汉民常委持续建言,推动数字经济法治化与国际化

自2018年起,全国政协常委、原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持续关注数字经济发展,连续七年向全国政协提交提案,力促数字经济有法可依、行稳致远。他认为,当前我国加入DEPA(数字经济发展伙伴关系协定)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应加快步伐,以此推动中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并加速与全球外部环境的深度融合。

构建碳数据体系,助力企业合规跨境与绿色发展

周汉民建议,以自贸试验区为载体,构建重要碳数据的识别和分类体系,满足企业碳数据合规跨境的需求。通过以碳足迹为抓手,铺就现代化产业的绿色发展之路,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0250313/d7efe7ef89c5897563369ea15775d96d.png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 0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