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能集团官方网站

客服电话:4006-134-968

Industry information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2025年中期中国碳价波动成因的深度研究:周期、能源与政策因素浅析

2025-09-05 11 收藏 返回列表

2025年上半年,全国碳市场交易价格从97元/吨一路跌至68元/吨以下,跌幅接近30%。其中,4月至5月价格快速下跌,主要是能源价格扰动与政策宽松共同作用的结果。扩容三年缓冲期和配额收紧不及市场预期,以及CCER重启后签发的首批减排量提供了替代品,都对碳价造成了压力。然而,6月份原油价格上涨的催化信号出现,推动碳价止跌回升,这表明碳价长期上涨的政策基本面没有改变。CCER碳价倒挂现象是阶段性供需不平衡的结果,不具备可持续性。

图片
 碳定价的主要决定因素

>>>
均衡碳价格主要由全社会减排量(主要由国家长期减排量预期确定)与边际减排成本(减排空间、产业结构、技术进步等多种长期因素)共同决定。短期内,碳价还会受到市场机制与能源价格波动等扰动因素的影响。影响碳市场供需平衡的主体包括居民、企业、政府、其他市场(一般金融市场、碳金融市场与各类能源市场)以及天气。在中国,普遍(75%)认为政策因素比市场因素更重要。


图片
 2025年上半年全国碳价走低:周期、能源、政策多重因素叠加

>>>

2025年上半年,全国碳价从97元/吨一路跌破68元/吨,跌幅近30%

  1. 年初至3月:履约周期结束是主因年初至3月,碳价回落速度较慢 。履约周期结束导致强制性需求支撑消除是主要因素。此外,能源价格下行降低边际减排成本以及政策推进延后引起预期差修正也有影响。中国碳市场存在明显的潮汐现象,即控排企业为满足合规要求,通常在履约截止期前集中进行配额采购,形成显著的短期需求脉冲,推动碳价阶段性抬升。进入2025年一季度后,随着合规压力解除,市场进入需求静默期,配额持有者转向库存管理策略,新增购买需求锐减,导致交易活跃度显著萎缩

  2. 4月至5月:能源价格扰动与政策宽松共振4月至5月,碳价快速下降 。这主要是能源价格扰动与政策宽松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中国煤炭占主导的能源结构中,原油(一周时间10美元/桶的大幅下降)在更广泛层面影响着相对清洁的能源供给侧价格,整体边际减排成本下行施压全国碳市场交易价格走弱。此外,扩容存在三年缓冲期因而短期不会带来实际缺口,配额收紧压力目前尚未体现(2025年全国碳市场配额总量同比微增3%),以及CCER签发减排量提供替代品等宽松政策都导致碳配额需求降低

  3. 6月回升:短期能源价格抬升的催化信号与长期向好不变的政策基本面6月碳价止跌回升超过75元/吨。这主要是原油价格快速抬升(受到伊以冲突影响)以及进入高温季节推升碳需求的催化信号出现。同时,绿色低碳政策基本面长期向好不变。6月底,全国碳交易系统启用单向竞价交易方式,根据复旦碳价指数预计7月碳价将全面上涨。根据《2022 全国碳价调查报告》中受访者预测均值,到2025年碳价将升至87元/吨,在2030年之前将达到130元/吨


图片
 CCER碳价倒挂现象:阶段性供需不平衡

>>>

6月底,CCER成交均价高于CEA碳价13.5元/吨,溢价近18%,呈现“价格倒挂”现象

供给端看:重启初期CCER项目和方法学数量有限,并且旧有库存CCER经过多年消耗已经严重不足

需求端看:CCER存在强制和自愿的双重需求,保障了稳定的购买力。此外,CCER碳金融更加丰富成熟,吸引大量资金流入并长期持有,提高了价格韧性。CCER市场相对独立,买方多为中长期持有或投资配置型资金,在价格回调时通常选择持有而非抛售,因此价格表现更稳健

然而,研报认为这种“倒挂”现象并不可持续

从资产性质看,CEA碳配额和CCER减排量都是温室气体减排的量化信用,应当具有趋同的价值基础,市场机制会自发纠偏。从政策演进看,随着未来CCER方法学逐步扩展、更多项目投产,CCER供给增加将有效缓解当前阶段性的供不应求局面

然而,从国际合作看,《巴黎协定》6.2机制的国家合作可能会给CCER提供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市场机会,拓宽其消纳渠道支撑价格上涨空间,尚存在诸多变数

来源:浙商证券《从周期、能源、政策浅析中国碳价波动成因——2025 中期碳价深度研究报告》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 0

标签: